首页
文讯
机构
公告
资助
评奖
原创
批评
采风
小说
诗歌
散文
书画
新书
天涯
海拨
新海岸
南海潮
按标题
按作者
按摘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批评对话
程光炜:在什么时候谈现实主义文学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微信公众号)
作者:程光炜
更新时间:2018/10/5 0:00:00
浏览:1689
评论:
0 [更多...]
根据我的经验,新时期文学这四十年重谈现实主义文学一般会出现在几个关口:一是伪现实主义文学盛行,文学走向末路的时候;第二是文学形式探索达到饱和,出现审美疲劳的时候;再一个就是在文学过分商业化、圈子化的情况下。
新时期文学最早亮出伤痕文学大旗,针对的是之前盛行十几年的伪现实主义文学。一本题为《新时期文学六年》的书是这样写的:“谁也没有料到,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劫难之后,社会主义中国竟如此迅速地重新站立起来。更没有会料到,在‘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的十年文坛荒芜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非但迅速复苏,而且短短六年间便达到空前繁荣的境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新时期文学六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
页。)这段话说出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情,对当代文学来说,这是一个根本关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让广大作家离开最阴暗的历史隧道,获得了文学自主性,焕发了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当代文学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没有这个关口,是完全不可能的。
1985
年后,很多作家批评家意识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尤其是严重束缚着对文体形式多样化的追求,于是开始了“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第三代诗歌”等思潮的大胆探索。这是新时期文学迄今的“第二次文学革命”。当时,它们被标上“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等多种名号。有人曾这样概括它对当代文学的意义:“作家们不满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伤痕、改革等概念的规范,希望重新构建新的文学空间和审美意识;他们急于摆脱‘写什么’(主题或题材范畴)的思维局限,更加关注‘怎么写’(艺术方法)的问题,强调主体自身的创造性。”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287
、
298
页。)贾平凹、莫言、王安忆、韩少功、阿城、李杭育、郑义、郑万隆、乌热尔图、马原、洪峰、余华、孙甘露、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就是这样登上文坛的。这位批评家对上述作家作品所体现的艺术创造丰富性,有十分深入的分析:“在这里,小说对非常规的情境的描写,总是提到‘疯狂’‘梦’‘来世’等,那么这些构成了什么呢?小说只有穿过这些词语的时候,才变成创造异域的陌生化经验。这些奇异性效果是如何产生的?现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并不创造美,也不一定追求美好。它最重要的意向是表达非常规经验,也是陌生化经验,拓展和挑战我们的感性经验以及心理和思想的承受力。” (陈晓明:《众妙之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35
页。)但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局限和不足。
经历这两次翻转,有些人又对新潮小说的过分技术化、漠视现实人生的倾向感到不安,其实个别作家如苏童、余华这时候已经开始暗中调整,悄悄转向小说写实的方面上了。最先调整的是“新写实主义”,接着是“新历史主义”。前者强调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后者以后现代视角重新观照和反思历史。但这仍然不是对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总体现实生活的把握,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可能只是以擦边球的小聪明,回应了文学界对新潮小说过分技术化不满的感受。这一段,还有“女性文学”“王朔现象”“文化散文”等等零零碎碎的东西。深刻的现实主义,并没有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交界处出现,尤其是处于低气压的九十年代初出现,当代文学错过了很多应该是属于它的机会。这个关口应该是产生向托尔斯泰、雨果、巴尔扎克和鲁迅学习或接近于他们思想境界、历史胸怀的作家的时候。中国人创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史诗”,却没有创造与之匹配的伟大的文学作品,虽然我们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现在又到了文坛过分商业化、圈子化,需要重新注入现实主义文学活力的时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社会大众文化兴起,读者阅读渠道多元化形势形成。这种态势,将相当一部分读者,包括过去铁杆派的大学生吸引到大众娱乐消费当中。受其影响,一部分作家开始在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边界上频繁踩线,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另外一部分重要作家被媒体和书商(出版社)包围,也失去潜心写作的耐心。与此同时,对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技巧的追捧,也使一些能够留下传世之作的优秀作家,在大变动的历史面前,错过了及时把握历史巨变,塑造出一两个不朽历史主人公的机会。
现在有大时代、小文学的说法,我想即使不这样说,许多作家的写作确实也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状态。因此,我所说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是指如何重思十九世纪文学,如何理解史诗性作品,如何创造历史主人公的问题。现在问题是,“圈子文学”已经占据上风,文学作品主要在作家群体中传输,在与此相关的批评家中传输,他们早已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文学创作标准”。所以,一方面是如何认识十九世纪文学能力的丧失,一方面又是各种文坛对这种认识的堵截、阻碍,“圈子文学”成为最主要的问题。所谓“圈子文学”,实际就是“利益文学”,是缺乏宏大历史眼光和抱负的文学生态。而在十九世纪,在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鲁迅那里,即使也有相类似的生态,有过分商业化、圈子化的问题,这些作家,也是远远超越于这个层面之上的。
因此,我所说的现实主义文学,不单是指十九世纪文学的规范、原则和创作手法,而主要是指这几位作家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前者,是不难学到的;而对后者,对许多作家来说,则无疑是攀登珠穆朗玛山峰,是一辈子的事业。
程光炜,1956年生,江西省婺源县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作家年谱研究。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著作有为《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二十讲》《文化的转轨》等,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等大型丛书数种。曾多次赴欧美、日本等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讲学、访问。
最新发表
第14届华语文学传媒奖颁出,欧阳江河获“2016年度杰出作家”殊荣
刘云山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
路内:历史一直在做鬼脸 而我们曾经太严肃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 报刊阅读率下降,微信阅读增加
诗歌走出去 步子如何迈
溪边风景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崛起世界“高峰”
普通邮票与E-mail
畅销书是怎么炼成的?出版机构借天势创需求
琼瑶捐500万元维权赔偿金 设文化基金鼓励学生原创
更多»
作家博客
韩少功
王雁翎
梅国云
孔见
蒋子丹
杨沐
衣米一
童振诗
陈吉楚
黄海星
叶海声
陶瓷了
韩芍夷
黎飞飞
郑纪鹏
严敬
吉君臣
符力
艾子
曾万紫
郑小宁
吕小丹
林森
李孟伦
郑小宁
陈亚冰
郑晓林
钟惠
郑立坚
燕飞
黄平
曾庆娇
王凡
李燕生
张晓云
邓西